|
详细说明
羌活,中药名称。多年生草本,高60-150cm。根茎粗壮,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,暗棕色至棕红色,顶端有枯萎叶鞘,有特殊香气。茎直立,圆柱形,中空,表面淡紫色,有纵直细条纹。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,叶柄由基部向两侧扩展成膜质叶鞘,抱茎;叶片为三出三回羽状复叶,小叶3-4对,末回裂片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卵形,长2-5cm,宽0.5-2cm,边缘缺刻状浅裂至羽深裂;茎上部叶简化成鞘状,近无柄 ,先端有羽状分裂的小叶片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,直径3-13cm,侧生者常不育,总苞片3-6,线形,早落;伞辐7-18(-39),长2-10cm;小伞形花序直径1-2cm,小总苞片6=10,线形,长3-5mm;花多数,萼齿卵状三角形;花瓣5,白色,倒卵形,先端钝而内凹;雄蕊的花丝内弯,黄色;花柱2,很短,花柱基平压,稍隆起。分果长圆形,长4-6mm,宽约3mm,主棱均扩展为宽约1mm的翅,油管明显,每棱槽内3-4,合生面5-6,胚乳腹面内凹成沟槽状。花期7-9月,果期8-10月。

栽培技术
一、生活习性: 羌活喜凉爽湿润气候。耐旱耐荫。忌连作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土层深厚,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土为佳。
二、整地与施肥: 选地势高,排水好的田块,精耕细作。结合整地,施足基肥: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,尿素20公斤,磷钾肥50公斤。然后作畦,等待播种。
三、播种:羌活用种子繁殖。播种期有春播和秋播。春播在清明前后。秋播在封冻之前。播前,先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成浅沟,再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,覆土、浇水、保墒,以利出苗。也可按行株距30×15厘米将羌活种子均匀地点播在整好的畦面上。每亩播种量3公斤。羌活也可用地下根茎繁殖。选生长健壮,无病虫害的根条,截成5厘米的小段,每段带芽眼1—2个。稍晾,待伤口愈合后,按行株距30×2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。浇水保墒,以利成活。
四、田间管理: 羌活齐苗后,应注意中耕除草,干旱天气浇水保墒,阴雨天气及时排水。立秋前后追肥一次: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,磷酸二氢钾10公斤。冬季清理田园后撒施一层土杂肥。羌活现蕾后,除留种株植外,应摘除花蕾,以防养份消耗。
五、病虫害防治: 羌活病害较少,如若发现按常规方法防治。害虫主要是黄凤蝶幼虫咬食叶片,防治时,用菊脂类农药杀灭。地下害虫用辛硫磷杀灭。
六、收获与加工: 羌活一般于播后2—3年的秋季,地上茎叶枯萎后采收。将刨出的羌活地下根茎,去掉芦头,去净泥土,晒干或烘干即可入药出售。亩产量300公斤。
需要了解更多种植羌活技术请与我们直接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