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仲种植
发布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4-11-18 14:05:27
杜仲的栽培技术
一、苗期管理
三、造林整地
整地宜在秋季进行。对荒芜、半荒芜的宜林山地要进行炼山。坡度在100以上,必须梯田整地,造林挖穴规格70 × 70× 70cm,每穴施土杂肥10 kg,磷肥0.5kg、腐熟饼肥0.5kg,坡度250以上不宜造林。
(2)造林技术
杜仲造林可在春、秋季进行,寒冷地区宜在春季进行。造林密度主要根据作业方式和立地条件而定,一般造林密度为1.5×2m,2×2m,2×3m。为了保证杜仲有性繁殖的进行,雄株在造林中占5%~10%的比例为好。秋栽9~10月,春栽在3~4月。栽后要立即灌水,及时摘去侧芽,促其成活。在幼林期内可以间作豆科作物,既增加收益,又改良土壤,促进树木生长。
四、抚育管理
杜仲幼林管理很重要,造林1年后,春季幼树萌动前15天将主干剪去,平茬部位2~4 cm处,苗高2m以上的2年生苗圃平茬苗或嫁接苗,栽植后不再平茬。平茬后,剪口处会萌发许多萌条,留一粗壮萌条,其余除去;留下的萌条在生长过程中腋芽会萌发,必须抹去下部腋芽,抹芽高度为苗高的1/3~1/2处。幼树未能及时抹芽而长成过多、过低侧枝时,主干2m以下的小侧枝须从基部剪除。要加强土肥管理,第一次松土在4月上旬以前进行,第二次松土、除草在5月或6月上旬进行,杂草翻晒在林地上或制成堆肥,腐熟施用。施肥与松土、除草同时进行,每亩施10kg氮肥和20kg磷肥。幼林期需与豆科作物间作,以耕代抚,造林后第二年对缺株进行补植,补植用2年生一级苗。
杜仲成林管理与其它经济林树种相似,每年冬季进行深翻,夏季进行中耕除草,结合中耕除草施肥,施肥量根据树龄大小每亩施农家肥1000~2000kg,复合肥50kg或磷酸二铵40kg。
一、苗期管理
在杜仲幼苗期,必须加强管理,及时作好中耕除草、施肥和灌溉排水等工作。当幼苗刚出土期间,只宜用手拔出杂草,避免伤及幼苗,当苗木生长3~4片真叶时,除第二次草,8月之前每月除草1~2次,经常保持苗圃无草,土壤疏松。4~8月为苗木追肥期,施肥以少量多次为好,随苗木长高,施肥量随之增加,每亩施尿素5~10 kg,施肥与中耕除草同时进行。在灌水方面,少雨地区、干旱季节应勤灌溉,保持土壤湿润,多雨地区、洪涝季节要设排水沟,避免土壤积水。
二.栽培技术
杜仲为阳性树种,最适宜生长在土壤深厚、肥沃湿润、排水良好、pH在6~7.5之间的土壤上,山脚、山腰、坡度不大的阳坡生长较好,其幼苗期略加遮荫为好。在营造杜仲林时应选择南坡、东南坡的山腰或山腰中下部,土壤酸性过强或碱性过重均不宜杜仲生长。除成片大面积营造杜仲林外,还需充分利用四旁及田间地埂栽植。这些地方光照充足,土壤水肥条件良好,便于管理,有利于杜仲的生长发育。三、造林整地
整地宜在秋季进行。对荒芜、半荒芜的宜林山地要进行炼山。坡度在100以上,必须梯田整地,造林挖穴规格70 × 70× 70cm,每穴施土杂肥10 kg,磷肥0.5kg、腐熟饼肥0.5kg,坡度250以上不宜造林。
(2)造林技术
杜仲造林可在春、秋季进行,寒冷地区宜在春季进行。造林密度主要根据作业方式和立地条件而定,一般造林密度为1.5×2m,2×2m,2×3m。为了保证杜仲有性繁殖的进行,雄株在造林中占5%~10%的比例为好。秋栽9~10月,春栽在3~4月。栽后要立即灌水,及时摘去侧芽,促其成活。在幼林期内可以间作豆科作物,既增加收益,又改良土壤,促进树木生长。
四、抚育管理
杜仲幼林管理很重要,造林1年后,春季幼树萌动前15天将主干剪去,平茬部位2~4 cm处,苗高2m以上的2年生苗圃平茬苗或嫁接苗,栽植后不再平茬。平茬后,剪口处会萌发许多萌条,留一粗壮萌条,其余除去;留下的萌条在生长过程中腋芽会萌发,必须抹去下部腋芽,抹芽高度为苗高的1/3~1/2处。幼树未能及时抹芽而长成过多、过低侧枝时,主干2m以下的小侧枝须从基部剪除。要加强土肥管理,第一次松土在4月上旬以前进行,第二次松土、除草在5月或6月上旬进行,杂草翻晒在林地上或制成堆肥,腐熟施用。施肥与松土、除草同时进行,每亩施10kg氮肥和20kg磷肥。幼林期需与豆科作物间作,以耕代抚,造林后第二年对缺株进行补植,补植用2年生一级苗。
杜仲成林管理与其它经济林树种相似,每年冬季进行深翻,夏季进行中耕除草,结合中耕除草施肥,施肥量根据树龄大小每亩施农家肥1000~2000kg,复合肥50kg或磷酸二铵40k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