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植技术  TECHNOLOGY

    黄连种植技术与黄连的田间管理以及黄连的病虫害防治方法

    发布者:admin    发布时间:2016-08-18 17:40:14

    选好林地

    一定要选荫蔽度较大的林地,自然林树种以终年不落叶的四季青最理想,以树高3.3米左右的矮生乔木为宜;人造杉林地,以树冠接连、树高3.3米左右为度。坡度在20°~25°之间。以选腐殖质深厚、富含有机质、上松下实的土壤为佳,不宜选黏重的死黄泥、白鳝泥土。

    整理荫棚

    对自然林应将林地枯枝、小树、茅草全部砍掉,灌木、矮小乔木留下,并修去离地2米以下的小树枝,荫蔽度要保持在70%80%之间。对于人工培育的杉木林,应选幼林地,基本上达到树枝相连即可,有的地方若出现天窗,只需用树枝插于黄连四周即可起到遮荫作用。

    整地做畦

    整地之前,用木耙把表土上的残枝、落叶、石块耙出林外,林内竹根、小树根以及茅草根要除净,要注意挖时对树根不能伤得太狠,切忌深挖。对于人工培育的杉林只要浅挖1次,拣去杂草根和石块,树周围缺土的还要培土,不能让根露在外面。下一步开沟做畦,自上而下开直沟,沟宽23厘米、深10厘米,沟底的泥土提放在两边畦上。

    移栽

    林下栽的黄连秧苗应选12片叶以上的两年生秧苗。移栽时间,若是常青树、针叶林地,清明节就可开始移栽;阔叶林地则待树叶长出新叶后栽植。

    田间管理

    拔草追肥:畦面保持无杂草,做到除早除小。栽后第一年、第二年以施氮肥为主,后期以施磷、钾肥为主。

    培土上泥:当黄连苗成活后,每667平方米(1)用饼粕肥25公斤拌熏火土薄薄地撒一层于畦面上,秋后结合施牛马粪拌一些细土撒于畦面上,以后几年每年夏秋季视其情况各上泥培土一层。

    拣枯枝落叶:每年秋、春季将凋落的树叶仔细用手扒到黄连的株行距中间,上面撒少许泥土。

    削枝间伐:黄连栽后第一年只需透光20%25%,第二、三年需透光35%40%,第四年透光需增加到60%左右,第五年全部亮棚以促进地下干物质的积累,这样就需要逐年削枝。在头二、三年,削除部分树枝不会对树木生长有影响,第四年削枝要增多,对自然林要采取打落部分树叶或用藤条将枝叶捆起来,以增加林内透光度。人工培育的杉木林可根据林业技术规程,结合杉木林生长情况进行适当间伐、削枝,间伐时间应在林木停止生长、黄连尚未打苞发芽时进行,一般以在冬季进行为宜。

    黄连的病害防治

    白粉病(药农称为“冬瓜粉”)   在黄连产区发生普遍而严重,常引起黄连死苗缺株,一般减产50%以上。干旱年份病重,相反则病轻。5月下旬发病,78月为害严重。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小斑点,逐渐扩大成病斑。叶表面病斑褐色,长出白粉,并由老叶向新叶蔓延,白粉逐渐布满全株叶片,使叶片慢慢枯死。下部茎和根也逐渐腐烂。次年轻者可生新叶,重者死亡缺株。

    防治方法:①调节荫蔽度,适当增加光照并注意排水;②发病初期,用0.30.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,每710天喷雾1次,连喷23;③选育抗病品种,增施磷钾肥,提高植株抗病力;④实行轮作。

    炭疽病  发病初期,在叶脉上产生褐色、略下陷的小斑。病斑扩大后呈黑褐色,中部褐色,并有不规则的轮纹,上面生有黑色下点。叶柄基部常出现深褐色、水渍状病斑,后期略向内陷,造成柄枯、叶落。天气潮湿时,病部可产生粉红色粘状物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堆。病原菌以菌丝附着在病残组织和病菌上越冬。次年46月,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,引起发病。在温度2530℃、相对湿度80%时易发生。

    防治方法:①发病后即摘除病叶,消灭发病中心,将病叶集中烧毁;②用1:1:100150波尔多液或8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,每710天喷1次,连喷数次。

    白绢病  常于夏、秋发生。发病初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,后期,随着温度的增高,根茎内的菌丝穿过土层,向土表伸展,菌丝密布于根茎四周的土表。最后,在根茎和近土表上形成茶褐色油菜籽大小的菌核。由于菌丝破坏了黄连根茎的皮层及输导组织,被害植株顶梢凋萎、下垂,最后整株枯死。

    防治方法:①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,并用石灰粉处理病穴,或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浇灌;②发病时用50%退菌特500倍液喷洒,7101次,连续23;③实行与玉米轮作5年以上。

    根腐病  发病时,须根变成黑褐色,干腐,再干枯脱落。初时,根茎、叶柄无病变。叶面初期从叶尖、叶缘变成紫红色,不规则病斑,逐渐变成暗紫红色。病变从外叶渐渐发展到心叶,病情继续发展,枝叶呈萎蔫状。初期,早晚尚能恢复,后期则不能恢复,干枯致死。这种病株很易从土中拔起。

    防治方法:①及时拔出病株,并在病穴中施石灰粉,并用2%石灰水或50%退菌特600倍液浇灌病区;②发病初期用50%退菌特1000倍液,或40%克瘟散1000倍液,每隔151次,连续喷34次。

    黄连的虫害防治

    蛴螬、蝼蛄  咬食叶柄基部。

    防治方法:①有机肥要充分腐熟或进行高温堆肥杀死其中害虫后才施用;②用黑光灯诱杀成虫,灯下放置盛虫的容器,内装适量水,水中滴入少许煤油;③麦麸炒香,用90%晶体敌百虫30倍液,将饵料拌湿或将鲜草切成34厘米长,用50%辛硫磷乳油0.5千克拌湿,于傍晚撒在畦四周诱杀。

    采收加工

    溪黄草在南方每年可收割23次,春季种植后90天即可收第1次。如管理得当,肥水充足,在首次收割后7080天可收第2次,入冬前植株停止生长时收割第3次。每次收割时,用镰刀在植株茎基部离地面23厘米处割下,这样有利于分蘖萌芽。采收通常选择在晴天进行。收割后应及时干燥,晒干、阴干或烘干。晒干后待叶片回软时再捆压成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