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植技术  TECHNOLOGY

    天麻种植需要哪些条件?影响天麻种植的因素有哪些?天麻的功效与作用。天麻病虫害的预防。

    发布者:admin    发布时间:2016-08-11 17:04:05

     生态气候条件

         天麻有性繁殖必须与萌发菌和蜜环苗共生,即天麻胚胎生长(早期生长)靠萌发菌,当胚胎形成后必须与蜜环菌共生。因此,种植天麻首先要选优质萌发菌和蜜环菌。 

     

    温度  天麻喜凉爽环境,最适宜生长温度1025℃,8℃开始萌动生长,30℃就会停止生长。超过30℃时蜜环菌和天麻生长受到抑制。

     湿度  天麻喜湿润,它适宜生长在疏松的沙质土壤中,一般腐殖土含水量达50%一60%,天麻生长良好。土壤湿度过大会引起块茎腐烂。

     光照  天麻从种到收,阳光对其影响不大,适宜室内栽培。院外培育天麻种子,箭麻出土后,太阳光直接辐射会灼伤茎秆,需搭棚遮荫避光防风。  

     风、 氧气对天麻及蜜环菌生长繁育极为重要。室内及地下室栽培必须留通风口,以保证空气流通,种植天麻的土质要疏松,利于通气渗水。 

      土质  土壤质地不同对天麻生长影响很大,天麻及蜜环菌适宜在较疏松的沙质土壤中生长,粘重的土壤排水性差易积水,影响透气,导致块茎死亡,沙性过大的土壤,保水性能差,易引起土壤缺水,同样影响块茎和蜜环菌生长。土壤pH5560,在微酸性土壤中栽培为宜。    

       增产技术  

    有性繁殖  天麻有性繁殖的增产技术是通过“四新”的种植管理达到“四高”的增产效果。“四新”:一是菌种新,老菌柴传菌慢、菌丝老化、杂菌污染;二是菌材新,避免营养不足;三是麻种新,避免因种子退化而减产;四是种植方法新,新场、净沙土、小穴、短棒、细材。“四高”:一是萌发率高,用有性繁殖的天麻种子配上优质的萌发菌播种,萌发率比传统种植萌发率提高一百倍以上;二是成活率高,用萌发菌和蜜环菌种植成活率比传统方法提高80%;三是管理技术水平要高,用新方法种植管理方便;四是产量高,用有性繁殖的种麻,6070cm一窝,每窝下种250g,产量可达15kg左右,比传统的种法产量可提高20倍以上。

     场地选择  太阳直接辐射较差的地方是种植天麻的最佳场地。室内、室外、地下室三种不同的环境下均可进行种植,可人工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。有性繁殖的麻种,一穴产的麻种可分栽1015穴,在山上种植省工、省料。高寒区,海拔1000m以上要选择阳坡种植。海拔500m以上选择半阴半阳坡种植。500m以下最好选择阴坡种植。

      最佳播期  播期原则主要考虑温度,应选在天麻种已进入休眠而蜜环菌可以继续萌发生长的阶段:在商南地区即日平均气温已降到10℃以下,5℃以上为最佳播期。天麻有性繁殖最佳播期:浅山区(海拔800m以下)34月;高寒山区(海拔800m以上)45月。无性繁殖最佳播期,浅山区在11月,高寒山区在3月,超过3月底海拔1500m以下地区不能种植。

    调节气候  天麻栽培增产的关键问题是人为地控制调节气候使天麻高产。人工保湿、控温、避太阳光直接辐射、防雨淋、创造通风排水条件是高产的关键技术。夏季必须搭遮荫棚,特别是在低海拔、易热区要先搭荫棚后播种,使温度保持在830℃,土壤湿度保持在50%—60%。播种后40天内要采取遮雨措施,保证种子萌发。冬季要增温保湿延长生长时间,提高产量。要采用杂交育种或异花授粉培育种子,采用50%辛硫磷防虫,保证成活旺长。  

    四川天麻种植技术|天麻种植需要注意哪些|天麻的功效与作用|天麻病虫害的预防    

    种植技术 

    备料  天麻有性繁殖每穴需蜜环苗100g,萌发菌1(400500g),天麻人工授粉成熟朔果810个,长36cm、粗50cm阔叶杂木(栎类即柞树棒最好)10根,干栎()树叶1kg,长36cm的细树枝1kg,净沙100kg左右。

    育种  每年10月挖天麻时,选顶芽饱满、无虫蛀、无病斑,150g以上大箭麻,选好后埋于沙中过冬眠期。也可到小满前后在山上挖出苔野箭麻。培育种子要经过培土育麻、抽苔、开花授粉、打顶摘果。主要是授粉,杂交或异花授粉最好,天麻花是从下向上依次开放,开一朵授粉一朵。授粉后1719天朔果成熟,成熟的朔果上面有6条突起的黑线,用手摸感觉微软,眼观透明即可采收,果成熟一个采摘一个。天麻种子寿命短,应当天摘当天种。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播种,将果晾23小时,用牛皮纸袋包好放于4℃冰箱恒温贮藏。另外可将种子拌入萌发菌内保存,最长不超过5天就要播种。

     播种  造穴  穴大小为60x70cm,平地;材料最好用砖,其它亦可,但必须通风、保湿、沥水。山上开穴,要注重保水沥水。坡度510度,最好顺坡开,15度以上最好横开穴,但切记要开排气孔。     

     菌种拌种  将萌发菌叶用手慢慢撕碎,把成熟的天麻朔果810个,分3次掰开贴紧树叶均匀将种子拌入菌叶中(最好2人操作,一人撕菌叶,一人播种子),搅拌次数不少于3遍。

      原材料的处理  把准备好的干树叶头一天浸泡在清水中,将新鲜树棒砍成鱼鳞口,深度以砍到木质部为宜,把指头粗细的长2cm1kg树枝,在种前同时浸泡于02%的硝酸铵水中10分钟。     

     穴种  先铺5cm厚的沙,在沙土上均匀铺放泡好的湿树叶250g,将12拌有种子的萌发菌均匀撒于树叶上,然后放新棒5根,间距8cm,棒两头留8cm空,再放12的蜜环菌(放鱼鳞口处),再放上泡好的细树枝,然后填上沙,以遮住菌棒为好,第二层种法同上。种好后用56cm厚的沙封项。在山上种时,种好后将顶部覆土踏实,以防种后穴顶部下陷积水,种后上面用编织袋盖好,或先培菌柴(),再用萌发菌、种子种植也可。 

    收获加工 

    收获最佳期  天麻收获最佳期是在当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,如果4月以后天麻出土采挖,天麻质量就会下降。     

     加工  收获的天麻不宜久放,应及时加工,蒸煮:在5kg水中放100g明矾,待水开矾化后放入天麻。分级煮:150g以上煮15分钟;80g以上煮710分钟;80g以下煮58分钟,不能过熟,否则会影响折干率和药效。天麻煮好后用硫磺熏2030分钟,再晾干或烘干熏后色白净,质量好,可防虫。    

          适种环境   天麻生长的适宜温度10-30℃,最适温度20-25℃,空气相对湿度80%左右,土壤含水量50%-55%PH5-6,即偏酸性的生态环境。     

       适种时间   室外适中植分冬栽(11月至次年1月)或春栽(3月至5月)。室内,窑洞,坑道内可周年采用箱栽天麻一步法无土栽种,播种后辅以人工控温增湿措施,经180天全封闭管理即可收获。   

        菌材培育    蜜环菌生产可常年进行。一般在天麻播种前90天引购优质蜜环菌试管母种,经扩繁移植培养成蜜环菌材,其工艺流程:母种经(1级种)→原种(2级种)→原种(3级种)→蜜环菌材(天麻生长营养基)。再引种天麻种伴栽种植。也可提前40天引购优质蜜环菌栽培种,直接培育菌材,因蜜环菌植物扔培育可全开放操作,无技术难度。    

    四川天麻种植技术|天麻种植需要注意哪些|天麻的功效与作用|天麻病虫害的预防

    栽培天麻 把好“三关 天麻是名贵保健滋补中药材,市场容量大,价格高,不少农民朋友想从事天麻生产。但天麻生产技术要求严格,最重要的是把好以下“三关”

      一、温度关:   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天麻的生长、产量和质量。天麻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525℃,超过30℃时,蜜环菌和天麻的生长就会受到严重抑制;而当温度低于15℃时,天麻的块茎生长速度又会减慢并停止;低于5℃时,天麻的块茎将受冻害而腐烂。因此温度控制是天麻栽培成功的关键。    

    二、湿度关:     种植天麻要求平均相对湿度在80%左右,在生长旺季时湿度少于60%不利于天麻生长,大于80%又容易引起块茎腐烂。因此要格外注意。    

    三、光照关:   人工栽培天麻大多在室内、防空洞、地下室、温室内进行。天麻从栽种到收获都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,当阳光照射时应搭棚降温,以确保天麻块茎能正常生长。 

    天麻栽培常见病害:霉菌危害和腐烂病危害。臭味对密环菌和天麻有很大危害。当天麻连作及透水透气不良时,块茎会出现紫褐色病斑。   

     防治措施:

    ①   培地应选择透水、透气性好的沙壤土,不要选熟地、粘土或涝渣积水地;   

             ②培育菌材或栽天麻时发现是杂菌感染的菌材,应去掉不用,保持菌材纯净;   

              ③栽种天麻与培养密环苗时,菌材间的间隙要用沙土填实(填不满的地方,留出空隙,下雨会积水,易生杂菌);   

            ④栽种时加大菌种(菌材)用量,促使密环菌旺盛生长,从而抑制杂菌生长。